
1、粉料結石(又稱硅質浮渣),是白色小顆粒或白色塊狀物含在玻璃板中或在玻璃板上部。
形成原因 硅質料中混入大顆粒(比如曬網漏)配合料混合嚴重不均或稱量時多加了硅質料;熔化溫度偏低或跑料造成熔化不徹底等。
解決措施 控制好原料、配合料質量,保證正常熔化溫度及玻璃液溫度。
2、耐火材料結石
鋯質結石(有時伴生鋁硅質結石和透明節瘤),黃白色小顆粒含在玻璃板中。
形成原因 池壁侵蝕(如液面波動或料對沖刷池壁等);油嘴磚炸裂;火焰渾長掃對面胸墻;L形吊墻侵蝕掉落等。
解決措施 控制好火焰,制定合理的溫度和窯壓制度,對大宣溶洞及時修補。保證熔化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熔窯溫度,使用重質檢和控制好原料的超細粉,減少粉料的飛揚。
硅質耐火材料結石,白色小顆粒含在玻璃板中
形成原因 由于熔化部池壁、胸腔都采用了鋯剛玉,池底黏土磚上面也有鋯志搗打料和鋯志鋪面磚,因此由熔化部耐火材料侵蝕而形成的鋁硅脂耐火材料已不是主要的。硅質耐火材料結石主要是到了窯的后期,池底溫度波動較大,玻璃液對流變化過于頻繁,造成池底耐火材料的沖刷侵蝕而形成的。此外,在修補池壁間隙磚時,由于操作人員不慎將大磚泥引入熔窯,也可能造成鋁硅脂耐火材料結石,但這種原因造成的鋁硅脂耐火材料結石,出現的時間不會太長。
解決措施 保證作業溫度和對流的穩定;瓦工修補間隙轉時嚴防泥料的引入。
3、析晶結石
形成原因 溫度控制不當,或玻璃液面及對流變化引起不動層玻璃液面的變化而引發析晶結石的出現。一般情況下,在吃地不動層、池壁拐角和卡脖大水管前部,由于溫度較低,玻璃液不流動,常有析晶出現。
解決措施 使成形溫度處于析晶溫度之上,保證作業溫度和對流的穩定,及時清理大水管前的攔截物。
氣泡澄清泡 0.3mm以下小氣泡含在玻璃板中,數量較多。
形成原因 澄清溫度過低,澄清不足,熔化氣氛變化大造成SO3溶解度的變化引發微氣泡的產生。
解決措施 提高熔化和澄清溫度,增加澄清劑用量,穩定熔化氣氛,特別要保證燃料的穩定。
芒硝炮 0.5~2mm泡內有白心晶體。
形成原因 芒硝含量較多或碳粉過早燒掉,冷卻部后邊空間的冷凝物掉落引起。
解決措施 控制芒硝碳粉含量,穩定冷卻部窯壓,降低冷卻部宣頂溫度等。
波筋形成原因 玻璃熔窯溫度制度不合理,窯內化料不均,造成玻璃液均化不良而形成。
解決措施 保證作業溫度和對流的穩定,必要時翻一下大水管,將不均勻的玻璃液帶走,或注意檢查冷卻部后區拐角處玻璃液表面的涼玻璃。
需要說明的是,當出現質量問題時必須結合巖相分析,同時要準確掌握玻璃缺陷出現的規律,結合實際生產工藝。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分析高溫玻璃質量缺陷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徹底解決。
24小時客服熱線:18820116619 (胡先生) QQ :18820116619